更新时间:
青石板、黑瓦房、马头墙、鹅卵石……如其所言,行走在龙泉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下称:西街),每一个足迹都流淌着诗意,古街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大动脉,承担着‘能源搬运工’的重任,而我们就是这条大动脉的守护者。”日前,在中国青年报社《青年茶座》节目现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技术部副主任王进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日常工作状态。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曾文莉说,“要发展网球经济和其他体育经济,我们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将体育产业充分市场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否已充分释放,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杠杆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她表示,“我们应该为明星运动员的商业活动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阿里巴巴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郑钦文的球拍、潘展乐的泳镜……这些冠军同款装备已登上淘宝热搜,卖爆天猫。其中郑钦文夺冠同款网球拍高居淘宝热搜第一名。自8月3日郑钦文夺冠至8月5日樊振东夺冠,其间超200万人在天猫搜索了“小球”品类相关商品,其中网球相关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300%,“郑钦文同款”专业网球拍V14,48小时内收到了超4万人的问询,超3000人加购,成交量同比暴涨超2000%,成为天猫网球类目成交TOP1商品。不仅如此,就连郑钦文夺冠现场教练穿的“加油服”也火出圈。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当日上午,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擂鼓醒江和赫哲族开江祈福表演,乌苏里江江畔的江鱼品尝区里飘起阵阵鱼香,6口大铁锅同时开火,炖着开江鱼。鱼汤面、塔拉哈、鱼丸子等赫哲族风味美食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